足球直播吧

足球直播吧

德甲50+1什么时候执行的,德甲50十1政策什么意思

访客00

大家好,我是海海,关于德甲50+1什么时候执行的,以及德甲50十1政策什么意思相关的一些知识点可能大家还太了解,海海给大家总结了一些相关知识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德甲五十加一什么意思?

德甲五十加一政策是欧洲五大联赛的一道风景,也是德甲一种特殊的经营发展模式,为德甲所独有,这个政策的制定和德国人稳健保守严谨的风格是一致的。“50+1”指在德国联赛中,球队的股份分成两个部分,较多的一部分在俱乐部手里,另一小部分则在俱乐部会员的手里(一般是指支付了年费的球迷),私人投资者和集团不能够持有俱乐部超过51%的股份。正是这样的规则,保证了德国职业俱乐部一直真正属于球迷,而要自负盈亏的股份制球队,则不能超越自身实力进行无节制的投资。

德甲50+1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德国足协(DFB)章程和德国足球联赛联盟(DFL)章程中德甲50+1什么时候执行的,都有令人津津乐道德甲50+1什么时候执行的的“50+1”规则阐释,具体不多赘言,说一说他是怎么体现在俱乐部的日常运营中呢德甲50+1什么时候执行的

实际上大家普遍理解的“50+1”并不是指私人投资者或企业不能拥有职业球队50%或以上的股权,而是俱乐部必须拥有50%以上的表决权,而且俱乐部在所有资产所有人中,在50%表决权之外,至少额外再拥有一个进一步的表决权比例,也就是大家理解的那1%,但并不仅仅是1%,它更像是一个宏观代名词,当然,它代表的是表决权,而并非资产比例。

只有两支球队例外,联赛联盟理事会决定德甲50+1什么时候执行的: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母俱乐部“具有多数参与权”的要求才可有例外,即一家经济企业,在1999年1月1日前,已经连续不间断地成功运营了母俱乐部20年以上,主要针对的就是勒沃库森和沃尔夫斯堡这两个特殊的球队,被称作“Lex Leverkusen”。

显然单从这一点上,RB莱比锡并不具备例外的特权,而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也是避免个人亦或商业企业从足球以外的角度掌控球队。

当RB莱比锡这支球队杀入德甲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了很多支分布在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同胞”球队,比如萨尔茨堡红牛、纽约红牛、巴西红牛、加纳红牛等等。现在更在盛传要出现一支中国的“胞弟”,有兴趣的可以去搜看一下上述球队的队徽样式,RB莱比锡则略有不同,这又是为了什么呢?也是一条规则,球队的队徽和球队名称必须是中性的,不允许出现赞助商的名称,所以,前身名称叫做SSV Markranstadt正在参加德国第五级别地区联赛的这家俱乐部,在2009年5月进行了重组,更名为RasenBallsport Leipzig E.V(莱比锡草地球类运动协会),乍一听怎么也不像是足球俱乐部,但队徽中的缩写便是:RB。这一欲盖弥彰的做法也是让德国很多遵循传统的俱乐部和球迷所不齿的。

莱比锡主场

再一则舆论投名状,则是在于俱乐部球迷协会(俱乐部),球迷协会组织对于德国职业联赛球队的重要性不需多言,而RB莱比锡在升入徳乙联赛之后,成立了一个人数极少且会费极其高昂的球迷俱乐部(例如多特蒙德一年的会费是60欧元左右),从而也顺利掌控了上文所提到的表决权,而该组织的成员几乎全是球队赞助商的高管。费用之高,让人望而却步,即便申请,现球迷协会的现成员也完全可以拒绝。相当于赞助商完全掌控了球队。

来自于德国本土球迷的声音,认为这家俱乐部毫无底蕴,完全靠资本注入,短期内收取成绩上的高回报,无论在球迷基础,历史底蕴上无法与传统的德甲球队相抗衡。而资深足球记者看法相对客观,他们认为德国球迷非常忠实于他们的球队、他们的球衣和球队的历史,对球迷来讲,RB莱比锡的存在是对德国足球文化巨大的冲击和威胁。

那么好了,在德国这样同一片天空下,出现了多数人眼中的“异类”和对规则的挑战者,也许同样的金元入主方式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联赛中并不算大事,甚至人们还会为此津津乐道,但是在德国不行。而RB莱比锡也真的是有些冤枉,他们其实已经在费心的研究规则,也基本按照规则所列的行车道前行,绞尽脑汁之后也不过是偶尔压线,并未超车,反倒是包括德甲传统豪强在内的多支球队开始“围追堵截”RB莱比锡,德国足球一直在限制着金元足球的扎根发展,这维持了豪强球队的利益,也让中小俱乐部安于命运,突然杀出这么个“程咬金”,未来必然对冠军格局带来变化,也必定会有俱乐部付出降级的代价。

高举规则大旗的同时,谁又不是更多的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发动球迷的舆论攻势在当今社交网络如此发达的时日,更是对RB莱比锡有不小打击。

德甲标志

虽然RB莱比锡钻了规则的空子,但应该还算合理,只是不太讨人喜欢的规避了规则条款,而德国足协宁愿自己吃亏,也并没有随意的修改规则,不做朝令夕改的事情,有规则就要遵守,也体现了德国人对于规则的尊重。不过能做到与时俱进,摸索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才是主要的,今天岿然不动的,明天就一定依然屹立不倒嘛?

完全沉溺在规则中,仅仅靠规则来保护和武装自己,抑或道貌岸然地维护既得利益,改一改也无妨,规则应该是用来为大家服务且促进发展的。我并不认为RB莱比锡就是正确的发展道路,但德国足球为了保持住世界一流水准,不应该停止任何尝试。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

“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以上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

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

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差不多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

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

拜仁专业挖墙脚?深度分析:为何拜仁与德甲球员“郎有情妾有意”

拜仁慕尼黑毫无疑问是德甲联赛的班霸,它与生俱来的豪门光环让无数德国球员甚至是德语系球员都心驰神往,以致于德甲其他球队的球员以效力拜仁为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从2007年夏天开始,拜仁慕尼黑已经连续十三年都有德甲其他球队的球员加盟的转会操作,而这样的局面还会继续延续下去,沙尔克04的头号门神努贝尔已经确定在今年夏天以自由身的身份免费加盟拜仁,另外霍芬海姆17岁前锋阿明多-西布的转会事宜也已经尘埃落定,拜仁从德甲其他球队挖角似乎成为了固定模式,形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传统,而且会经久不衰地存在下去。

关于拜仁慕尼黑无止境地从德甲挖宝的争议一直在媒体和球迷中如鲠在咽,甚至很多人断言拜仁的存在是德甲一直无力抗衡西甲、英超甚至意甲的根本原因,虽然德甲已经超越意甲攀升到欧洲第三大联赛,但是与西甲相比,德甲对世界足坛的超级巨星没有任何吸引力,甚至世界级名帅都会德甲嗤之以鼻,"狂人"穆里尼奥就明确表态他永远不会执教德甲球队;而与英超相比,德甲的比赛欠缺足球比赛应有的激情与精彩,我们无法断言这就是拜仁俱乐部"挖墙脚"造成的,但是在德甲球员心目中,拜仁无疑是天堂般的存在。那么为什么拜仁对于德甲球员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在欧洲五大联赛的冠军数量排行榜上,没有任何一个联赛能像德甲的拜仁这样有如此大的领先优势。拜仁共计获得了28座联赛冠军奖杯,而排名次席的门兴格拉德巴赫与多特蒙德仅仅只有5座,这样的差距就像一道天然的鸿沟,他们从根本上就不是一个层级的俱乐部。在英格兰曼联的20次顶级联赛冠军与利物浦的18次相差无几,身后的阿森纳也有13次问鼎顶级联赛冠军的纪录;西甲是皇马和巴萨分庭抗礼的局面,其中皇马33次问鼎西甲联赛冠军,而巴萨也有26次折桂的经历;意甲的冠军次数排行榜上,虽然尤文图斯有压倒性的优势,他们共计获得了37次意甲联赛冠军,而AC米兰的18次与国际米兰的17次也足以抗衡斑马军团。但是在德甲联赛,除了拜仁慕尼黑,你还能想起谁?

恰恰是这种巨大的优势,让德甲球队的世界级球星在改换门庭时可供选择的选项寥寥无几,甚至有且只有拜仁,加盟拜仁意味着你将成为冠军级球员,也能保证年年出现在欧冠联赛这样的顶级舞台,在德国足坛的竞技场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双红会"、"红蓝大战",也没有什么"Big6",更没有"七姐妹",球员想要扬名立万,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达到巅峰,拜仁是唯一的选择。

因此,拜仁是名副其实的德甲唯一的顶级豪门俱乐部,无论从财力上还是豪门底蕴,亦或者是俱乐部的影响力等方面,拜仁相比于其他德甲球队的优势太过于巨大,这种无法逾越的差距让拜仁在德甲没有竞争对手,不想是西甲球员可以在皇马与巴萨之间犹豫不决;在意甲你也可以选择尤文图斯或者国际米兰,当然如今的米兰已是昨日黄花;而在英超,你面临的选项简直让你头晕眼花。而在德甲,对于心怀雄心壮志的顶级球员来说,他们的职业考卷中从来都是单项选择题。

也许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德甲不可以像英超那样靠"金元足球"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支可以和拜仁相抗衡的超级强队呢?这是因为德甲对于外来资本的要求达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德甲著名的"50+1"的政策出台之后,这就注定了德甲赛场永远也不会像英超那样出现一批"土豪"球队,而德国人天生的严谨作风,让那些想投资足球的各种财团望而却步。

德甲联赛奉行的财政政策类似于欧足联的财政公平法案,意在限制外来资本的肆意妄为,这让德甲联赛与"金元足球"自然就绝缘了,类似曼城、切尔西这样的"土豪"球队不会出现在德国的土地上。当然,德甲 历史 上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俱乐部,比如15年前的沙尔克04,他们曾经疯狂签下了库兰伊、埃尔顿等超级巨星,试图把拜仁从王座上拉下来,但是这样的情形真是昙花一现,毫无持续性可言。

因此,在"50+1"的政策制约的大背景下,一家独大的拜仁可以肆无忌惮地到处撒网,因为起码在短时间内德甲不会出现一支能够全方位抗衡拜仁的俱乐部,即便有出现的苗头,拜仁会迅速出手斩草除根,诸如克洛普时期的多特蒙德,莱万多夫斯基、格策、胡梅尔斯等都不被挖到拜仁了吗?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德甲的球星不愿意去国外闯荡呢?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他们当然对国外的豪门俱乐部同样向往,只是他们不愿意在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豪门的情况贸然去国外,这就涉及到了风险评估的问题,正是这种谨慎的心理,让拜仁更容易从本国的俱乐部挖来顶级球星。

正所谓豪门深似海,进入豪门就泯然众人的例子比比皆是,远的不说,登贝莱、姆希塔良等不都是远走他乡的失败案例吗?但是从球员自身的角度考虑,他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去尝试豪门的感觉,毕竟加盟豪门意味着更丰厚的收入、更高的知名度以及更多的冠军荣誉,如果在此时,当拜仁与国外的豪门俱乐部同时向你发出邀约的时候,大概率你会倾向于加盟拜仁。

当你已经熟练掌握了当地的语言,习惯了本地的风土人情、居住和工作环境,你所有的人际关系网都是在德国建立起来的,而如果远赴异国他乡,这就意味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更为关键的是,你已经融入了德甲的比赛节奏与技战术体系,而你自身的技术特点很可能只在德甲适用,一旦辗转来到陌生的国度,陌生的联赛,你还能展现出自己的足球天赋吗?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C罗。所以,同样是加盟豪门俱乐部,先登录本土的豪门品尝一下"豪"的滋味,这样的选择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风险也是最小的,而拜仁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也许你还会问为什么拜仁偏爱从德甲挖人而不习惯于从国外的联赛挖人呢?从拜仁的角度来考虑,他们不会考虑你是德甲的球员还是国外联赛的球员,风险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与从国外联赛挖人相比,从知根知底的德国本土俱乐部挖人显然风险更小,这与球员的选择如出一辙,还是风险评估的问题。我们参考拜仁近两个赛季的转会操作,他们花费高价分别从西甲和法甲挖来了埃尔南德斯和托利索,但是他们的表现显然都未能达到预期的高度,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拜仁从斯图加特帕瓦尔却踢得风生水起,牢牢占据右边后卫的位置。由此可见,拜仁显然更加擅长从德国国内引进球员,而他们从国外联赛的引援鲜有成功的案例。

因此,无论是对于德甲其他球队的球星来说,还是对于拜仁俱乐部而言,双方的合作体现了"低风险"的理念,他们同时都做出了互利互惠的选择。毕竟球员的职业生涯只有1次,谁也不愿意拿青春赌明天,而一向在转会市场上谨小慎微的拜仁也不会砸下重金去投资一名未来不明朗的国外联赛球员,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德甲的球员向往豪门拜仁,而拜仁也对德甲的球员情有独钟,这不就是"郎有情妾有意"吗?他们的珠联璧合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如今全球都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一名球员的所有信息很容易被其他联赛的豪门俱乐部所知晓,所以拜仁从德甲其他的球队引援的难度就变得越来越难了。但是,拜仁却依然可以频频地从对手那里得偿所愿,德甲联赛的球员一旦进入拜仁球探的视线,这么球员就被锁定了,其他联赛的豪门俱乐部想从拜仁手中抢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如果要想从德甲赛场引进心仪的球员,你只能从拜仁不感兴趣的球员中择优录取。

除了我们上文提到的球队个人考虑之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在于拜仁在德国有着发达的关系网络,一笔转会交易能够最终成交不仅仅取决于你给出报价,金钱在什么时候最有用?那就是当双方进入商务谈判环节的时候。如果连谈判的资格都无法获得,纵然你手中挥着巨额的支票又有何用呢?

也许你会说,用高昂的工资砸还不行吗?当然,人类对于金钱的欲望从来都是无止境的,而我们的中超联赛都证明了这一点,胡尔克、奥斯卡等这样处于当打之年的球星都愿意为钱来到足球并不发达的中国,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除了莫德斯特与巴里奥斯是特例外,中超几乎无法从德甲球队中挖来当打之年的球员,所以相比西甲、英超以及意甲,从德甲挖人的难度是最大的,究其根源在于德甲的球员往往首要考虑的因素并不是金钱。

德国人在全世界素来以严谨著称,因此德国的俱乐部在遴选球员的时候,最重要就是考察球员的职业态度,它的重要程度甚至要超出足球本身,而他们从来不喜欢以独特个性标榜自己的球员,比如博格巴这样的球员永远都不可能得到德甲俱乐部的青睐。众所周知,大多数巴西球员自律性很差,私生活更是混乱不堪,但是在德甲的巴西球员,却都是巴西球员中的"另类",比如埃尔伯、丹特、古斯塔沃等这样的"乖乖男",与此同时就会产生一种奇怪的现象,德甲赛场上很少会出现受巴西国家队重用的球员,即便有幸披上黄色战袍,也基本只能在替补席上看比赛,这就体现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既然德甲俱乐部选择了职业态度好、组织纪律强以及执行力强的球员,那么你就得接受他们创造力不足的现实,而这样的球员大多数不会被金钱所击倒,即便他们离队,更多为了有更好的职业发展,而金钱绝对不是决定性因素。

因此,在德国有庞大的关系网的拜仁,所有球员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们能在第一时间得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除非拜仁对该球员没有任何兴趣,否则就像孙悟空无法逃脱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德甲的球员也很难抵抗住来自拜仁的诱惑。所以,不仅仅外来的资本很难进入德国俱乐部,就连国外联赛的俱乐部想引进德甲的球员都要看拜仁的脸色。

拜仁是世界足坛顶级的豪门俱乐部,他们的软硬件都是世界一流水准,同时管理团队、运营团队以及教练团队都是清一色的世界级。而从足球技战术层面来讲,拜仁始终引领着德国足坛技战术的潮流,在世界足坛也是处于领先地位。试问哪位球员不愿意加盟这样一家俱乐部呢?有竞争力的薪资、先进的训练理念与设施以及清晰的职业发展方向都是拜仁能给予你的优厚待遇。

拜仁俱乐部的董事会负责事务决策,而监事会则负责监督执行,两大组织相互制约,共同构建了拜仁完善的管理体系。而德国足坛名宿贝肯鲍尔、鲁梅尼格、赫内斯三巨头一直把控着俱乐部的发展方向,他们三人对拜仁在商业与竞技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另外,俱乐部各大股东的CEO都在拜仁监事会身居要职,他们有着商业化运转的成功经验。以上这些是德甲其他俱乐部难以匹敌的,在很清晰的俱乐部发展方向的指引下,任何球员加盟拜仁都有一只非比寻常的归属感。对于在拜仁引援名单上球员来说,金钱只是一个参考价值而已,如何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才是他们考虑的关键问题,因为只有这样,球员本人才能获得精神上愉悦。

因此,在商业和竞技层面都有极高影响力的拜仁对于任何球员来说都有着自然而然的吸引力,拜仁引援也从来不是一味地靠高额的薪资来完成的,他们更多是凭借俱乐部的未来计划以及他们独步天下的管理团队。

对于德甲球员来说,本土的拜仁是最理想的归属;而对于拜仁俱乐部来说,他们对德甲球员也是情有独钟。这无关乎球场内还是球场外,也无关乎德甲还是国外联赛,拜仁与德甲球员之间的结合是天作之合。

德甲「50+1 政策」是什么?如何评价它给德甲球队带来的影响?

德甲50+1下政策指德甲50+1什么时候执行的的是俱乐部会员至少拥有50%的投票权,商业伙伴或者说是投资者最多只能拥有49%。换句话说就是即使有一老板买下球队50%以上的股份,德甲50+1什么时候执行的他的表决权也无法超过俱乐部。

50+1政策的条款限制了诸如阿布和曼苏尔这样的大金主,就算他们出巨资买下一支德甲球队,决策权也不在自己手里。例如买球星和选主席这些重大决策,依然有半数的表决权留在球迷手里。

该条款的设置,无疑是希望俱乐部能引入资金的同时,俱乐部也能良好的运转,球队的核心决策权依然能够牢牢掌握在会员手里。但是该条款的存在也会将各金主拒之门外。

老板花了巨资买了球队,每个转会期还烧钱买球星,到关键时刻发现自己说了也不算,违了球迷的意甚至有被弹劾下台的风险。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大金主自然是对德甲望而却步。所以这些所来,阿布和一些中东土豪纷纷投资英超,甚至法甲。

50+1政策的优点德甲50+1什么时候执行的

50+1政策杜绝了球队花钱大手大脚,保证了俱乐部资金稳定,健康运营,还能保证本土球员健康成长,避免像英超一样涌入大量外援,压制着本土球员。

但缺点也同样明显,受制于该政策,德甲在当今的金元足球下,无法出巨资买球星或是留下球星,一直是他们的中转站或者说是前往英超和西甲的跳板。

“50+1”的是与非,存与废

德国足球“50+1”政策简而言之就是足球俱乐部通过拆分足球部门来组建股份公司,这样既保持会员制,又能用股权来融资。但“50+1”要求,会员必须保留超过51%的表决权,以防投资人对俱乐部事务的干涉,也就是老板说了不一定算,俱乐部拥有比投资方更多的表决权。但也有特例——“拜耳法案”,受益的是“拜耳厂队”勒沃库森和“大众厂队”沃尔夫斯堡,一家公司在1999年7月1日之前连续经营俱乐部超过20年,可以不受“50+1”政策限制。

作为乡村球队的霍芬海姆在大富豪霍普的资助下,花了近20年的时间,连升七级,从业余联赛跃入德甲,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在德甲的十余年间,霍村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德甲中上游,这也离不开“大老板”霍普的“金元助攻”。

霍普对霍芬海姆俱乐部的贡献,可谓再造球队,给球队以新生。霍普在俱乐部会员们心中的地位无与伦比,不可替代。所以霍普决定几乎都收到了全体会员的一致支持。这也被非霍芬海姆球迷们诟病为违反了“50+1”政策。

“50+1”政策本意是限制了投资人行使在俱乐部内的权利,避免俱乐部成为投资人的“一言堂”及避免投资人的短视行为,使俱乐部可以长期以往的获得良性 健康 发展。德国球队因此很少由于投资人撤资而导致球队破产,德国球队在保证财政 健康 、保持维持稳定方面也是在世界足坛独树一帜的。

坚守传统,使德国球队有良好的运营环境及 健康 的财政状况;坚守传统,限制了“金元足球”在德国联赛“肆虐”,酋长们和金融寡头们对德国球队也兴味索然,德甲联赛也不会出现如曼城、大巴黎等完全依靠“金主”的土豪球队;坚守传统,使德甲球队在欧洲赛场的竞争力和购买力也远不如英超、西甲球队;本国优秀球员的“流失”也在所难免。坚守传统,使德甲依旧是德国人的德甲,而不是世界的德甲,有“闭关锁国”之嫌……

打破传统,随着资本力量涌入,可以提升德国球队在欧战的竞争力;打破传统,在球队实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可以使更多年轻球员尤其是本国年轻球员在大赛平台上得到锻炼,积累大赛经验。打破传统,德国球队可以真正融入世界足球全球化中。

如何在坚守传统与打破传统之间找到平衡,值得德国足球管理层深思。

关于德甲50+1什么时候执行的和德甲50十1政策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沃顿湖人战绩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